一直都想挑戰一下騎車的能耐,當然對天天在騎的車友來說,數十公里的路程也是稀鬆平常,但我至今才也陪著寶寶去騎過幾次,配合孩子的體力狀況,能夠騎的路程也有限,不過每次騎下來,我自己也都會覺得有些疲累。此外還有一個想法,這是因為每次都將陪著寶寶騎車的路線畫在 Google Maps 上,數次下來累積的路線也愈來愈廣,所以也產生了一個目標,希望可以將這路線地圖愈展愈大,愈擴愈遠。
就這樣,燃起了一股騎車的熱潮,於是決定找一天,就從家裡騎車到學校,挑戰一下更長的路程。時間不好挑,必須當天有課 (才會去學校),而且課又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免得中途有狀況耽誤到上課。星期一正好符合這個原則,下午1:10到3:00有課而已。此外,就是決定路線,因為家住新莊,學校在桃園的蘆竹,依平常的交通路線,高速公路當然是不行的啦,省道又得經過龜山一帶陡峭的上坡,所以參考之前別人環島旅行的經驗,多是挑選大漢溪河床沿岸的自行車道,可以避開台北盆地外圍的山,因此當然選這條路了。
早上準備好一身不太輕鬆的裝備,因為沒有專業的車衣,所以穿件運動汗衫加短褲,怕長時間曬太陽,於是又在外頭披件長袖襯衫,像個上班族;沒有安全帽,只有戴上新買的頭巾,可以把整個臉全都包起來,像來自中東的外國人;車上沒有置物袋,所以仍用平常在背的單肩包包,不過阿婆建議要用雙肩背包,老婆也立即提供了一個她的旅行雙肩背包,於是直接把一個包包再塞進另一個包包裡,老婆笑說:男生就是這麼懶。
其實最誇張的一點是,因為暑假借的書恰好到了還書期限,一共借了十多本書,所以前一天趕緊上網辦理續借,偏偏有兩本書無法續借,一是續借過了,一是有人預約了,於是,只得又裝進兩本厚重的書,如同多帶了兩塊磚塊的感覺。
在老婆和阿婆看著神經病的目光歡送下出發,以往和孩子們一同騎車出去時,總是會不自覺地哼起『跟著感覺走』的輕快旋律,但今天的狀況有點不同,因為前天才參加完大台北無車日活動,牽車加騎車共 47 公里的路程,感覺已消除的疲勞似乎就在踩下踏板後不久就回到身上來了,裡子雖不行面子還是得顧,總不能出門不到五分鐘又按電鈴進家門吧。
從新海橋下翻過高高的堤防,便一路沿著河濱的自行車道前進。整個車道完全沒有樹木遮陰,為了避免到了學校,學生見到老師紅著一張臉,於是把魔術頭巾改為全罩式的包住整顆頭,只露出眼睛,感覺還是有些熱,但至少不會變成關公,也可以阻擋灰塵,所以也不會是張飛。
大漢溪沿岸的風景沒什麼特別,車道旁也只有雜亂的草地及私人蓋的小塊農地,車道也不是很寬,但放眼望去整條路沒有別的人車,所以偶而閉著眼睛騎也很安全。因為我有這種怪癖,走路會估計前方的狀況,判斷五秒內不會有事時,就閉著眼睛走五秒,這次應用到騎車上,但說真的,閉上兩秒就害怕地趕快張開了。
騎到了樹林,原本是堤防內的車道改為堤防頂上,這樣視野較佳,右下方是絡繹不絕的汽機車,左下方是潺潺流動的溪流,右邊遠方是山,左邊遠方也是山,選擇這條路果然是對的,一路平坦無坡也一路順暢,只有太陽還是不饒人。約莫到了柑園大橋,這裡的路又直又長,其實這種深不見底的視覺感覺最易讓人心神恍忽、灰心喪志。直到見到遠處開始出現忽高忽低的變化,竟不自覺地哼唱出一首羅文的《塵緣》『…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騎到了山佳段,想起唸研究所時一次和朋友騎機車至此的經驗,當時就覺得山佳真是位在偏遠的山區,一直抱怨因為騎錯路才會騎到此……如今竟然騎著自行車也到這麼偏遠的所在。山佳有一點點小丘陵,所以原本的活力也變成靠著毅力才能支撐著腳繼續地踩踏,想想這股耐力騎到學校,應該也會轉成沒力吧。
這一段路,地上都有標示著淡水到鶯歌還有幾公里,前幾天和寶寶騎在新店溪畔時也是一直數著路旁柱子上倒數的里程,但不知為何,這一段的500公尺好像之前的5公里那麼遠。一個人騎這段路並沒有休息,也懶得休息,只有隨時停一下喝口水,含在口中的水幾乎都等到溫熱了才吞下肚,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渴,也可以避免肚子裡積了太多的水。
之後看到車道變得漂亮了,邊線還都有木頭製的圍籬,然後就看到一大片草地上立著大大小小的陶瓷瓦罐的裝飾物,果然到了鶯歌,而且原來就是陶瓷博物館後方公園,幾段之前不太熟的地理位置如今都串在一起。估計從新莊到鶯歌的這一段車道,也可以帶寶寶來騎車同遊了。
到了鶯歌,今日的路程算走了一半,而後半段全是市區的一般道路。身上沒有帶地圖,而鶯歌市區的路有點歪七扭八,和出發前留在印象中的路有點搭不上,按著方向感前進,發現路愈來愈小條,而且似乎有上坡的趨勢,看看路旁的房屋門牌:尖山路,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對勁,於是找間7-11問了一下路,結果可以繼續往前走,但得經過一段蠻陡蠻彎的坡路後,就可以走到原本預訂的鶯桃路。
之後就這樣這樣這樣這樣這樣,很長的市區道路一直騎,由鶯桃路、桃鶯路進入桃園市區,桃園的路從車站之後是呈放射狀地散射出去,得小心地選對路就是了。中正路、民生路、永安路一路前進,最後終於到了學校,一身蒙面裝扮走進系辦公室,讓大家也吃了一驚。從 9:15 開始出發,正午 12:00 到學校,扣除掉小小的休息時間,騎車的時間加上部份上坡路段的牽車,大約花了兩個半鐘頭。
在學校淋浴,換上乾淨的衣服,喝了數大瓶的水,簡單吃了些口糧,就去上課了,所幸一切正常,沒有昏倒也沒有瘸腿。兩堂課結束,不敢多耽擱,因為才買的反光鏡還沒裝到車上,所以晚上騎車太危險,於是 3:30 再從學校出發返程。
回去的路改走一號省道,這是地理上最近的路線,但道路上車輛極多,因此騎得也得更小心些。原以為從桃園台地往台北走,會是一路的下坡,沒想到上坡的路段比想像中多得多,更嚴重的是,下午鋒面到來,而我完全是逆風的方向前進,路旁商家寫著招牌的帆布,幾乎被風吹起90度,和地面平行了,運氣很背。
緩慢地一圈一圈前進,到達龜山下坡路段前,先到7-11買了大熱狗補充體力,然後就一路衝下山去。到了迴龍,正值下班的車潮塞爆中正路,找個機會,彎進小路,還斜對角地穿進運動公園,這才回到了家,5:50 分扺達,共花了兩小時又二十分。去程有 32.5 公里,返程為 24.5 公里,合計共 57 公里。體力比預計好,但不符合樂觀的期望。
about me


Mix Them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Praesent id purus risus. Nulla sit amet velit eleifend, porta diam vehicula, cursus urna.
技術提供:Blogger.
標籤
- 982電子商務程式開發課程 (41)
- 982網際網路程式設計課程 (55)
- 三寶家庭 (8)
- 互動科技 (1)
- 手語 (8)
- 手機行動裝置 (5)
- 日劇 (1)
- 作品發表 (1)
- 紅樓夢 (2)
- 個人_心情記事 (6)
- 個人_生活記事 (6)
- 旅遊計畫 (6)
- 益智玩具 (8)
- 專題計畫 (5)
- 推理解謎 (11)
- 敗家 (2)
- 訪客留言 (2)
- 媒體心得 (3)
- 傳統遊藝 (1)
- 資訊_技術學習 (8)
- 資訊_專案製作 (3)
- 電子商務 (1)
- 網站記事 (1)
- 網站推薦 (3)
- 網路資訊 (3)
- 網路雜文心得 (3)
- 影視媒體 (6)
- 論文研究 (1)
- 學校_文化大學 (1)
- 學校_開南大學 (11)
- 擴增實境 (1)
- 醫療健康 (1)
- 懷舊記事 (3)
- 藝術_中國美術 (4)
- 藝術_西洋美術 (3)
- 魔術方塊 (3)
- 讀書心得 (3)
- android (4)
- App (7)
- Arduino (1)
- DIY (2)
- Flash (7)
- Game (20)
- Google (3)
- iPad (3)
- iphone (23)
- PHP (1)
- Processing (31)
- Puzzle (3)
- SEO (1)
- Wii (1)
- YouTube (1)
大師兄:
回覆刪除我留了第二次
不知道第一次為什麼後來就不見了!
我要說啊~~
你騎車去上班會經過桃園市區ㄟ
我男友家就在那喔!
還有
我下禮拜要跟學生去成功嶺打靶喔~~酷吧!